查看原文
其他

多视角讨论 “ 鲍某明涉嫌性侵案 ”|实务学堂

科蚪实务学堂 实务学堂 2021-12-03
前言

鲍某明涉嫌性侵案”发生后,上周,我们在信息素养课上讨论了该案及其中的报道、法律问题,邀请了学堂性教育老师韩雪梅、资深媒体人覃旭(化名)、“光合行动“创始人沈旭等参与了讨论。


感谢老师们的分享,让我们讨论视角更加多元和丰富。以下是我们对韩雪梅、覃旭、沈旭主要观点的整理。






韩雪梅

性教育公益机构“希希学园”的创始人,实务学堂性教育老师。

她从“知情同意”角度看待这件事情。


十四岁的孩子,虽然在身体和心理上有所发育,但他们的三观、是非观毕竟没有形成,他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知道爱是什么意思,没有能力正确认知到某些言行的含义和后果,更没有能力去正确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意愿。



这让我想起《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写的:“想了这几天,我想出唯一的解决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欢老师,我要爱上他。……我要爱老师,否则我太痛苦了。”这是真的喜欢和爱吗?真的是自愿的吗?不是的!


我们希望通过这件事,能够让更多人了解什么是性同意。一起吃饭喝酒,牵手接吻都不意味着同意进行性行为。没有达到可发生性关系的法定年龄,也意味着不同意。未经同意的性行为是犯罪。



覃旭
资深媒体人,有法律背景,长期从事法律报道。
他的分享涉及四个视角——普通人、媒体、法律以及公益支持或女权社会运动。

一、普通人视角
最早看到《南风窗》的报道,我第一时间感到很愤怒,认为公权力办案机关渎职了,马上就转了朋友圈,和朋友们讨论。

二、媒体视角
后来仔细看了下,发现《南风窗》的报道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总结来看主要是三个问题。

第一,细节描写过多,有些涉及隐私,即使是客观真实的,也存在新闻操作上的伦理问题;
第二,只有女孩子单方面的信源,不能作为一篇单独报道来写;
第三,以所谓“上帝视角”的方法,没有信息来源等的介绍。

这个报道最后的效果就是引起了全民的愤怒,很多人就把这个版本的事实描述当作一个确定的事实来看待。

《财新》的报道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在导语中下了贸然的判断,报道在事实之外增加了很多观点,而这些观点是不慎重的,整体认知框架上也有问题,比如缺乏同理心;其次,虽然信息来源要比南风窗的更多元一些,包括有第三方的采访,有称述之外的证据(聊天记录),但叙事逻辑还是过以依赖男方的表述,另外对聊天记录的引述过细也存在隐私的问题。

相比较而言,《财新》提供的事实更加全面一点,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他对《南风窗》的报道有纠偏的意思,纠偏过头引起了大众批评。但最后他们撤回了稿子,也道歉了。从社会大众的反应来来,很多对于《财新》的批评又过头了,谩骂、人肉搜索等等,超过了报道中问题应该承担的责任。当然,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长期就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引起大众的情绪也不奇怪。

三、法律视角
看到《南风窗》的报道,首先会质问烟台警方怎么能这样办案。其次你会发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投诉,是指控强奸,而强奸是很一个严重的罪行,涉及到公诉。

在中国,我们有《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等的规范,犯罪侵犯的不仅仅是被害者的权益,也是对公共利益的损害,所以要由公权力机关去追究刑事责任。

通常一个公诉案件的流程,是有人去公安机关报案,然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调查结果如果是认为构成犯罪,就会提出起诉意见,接着转移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最后提到法院审判,有罪,他就要接受刑事处罚。这中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也有权利为自己辩护,包括请律师。

公诉不同于私力救济,相比较而言,公权力机关的力量远远强大于个人,为确保不冤枉任何一个人,就要符合程序正义,有足够多的证据排除合理怀疑。这个证明标准要比民事诉讼中的优势证据原则高很多。李星星这个案子之前不能被立案,未来会不会起诉、判刑,关键也要看有没有足够充分的证据来证明犯罪事实。

这个案子还有一个不一样的点。公开的信息表明,他们是女方过了14周岁才发生的性关系,我国的性同意年龄刚好是14周岁,也就是说,在这个年龄之前,只要发生性行为就可能构成强奸犯罪,过了14周岁法律上就认为你具备同意发生关系的行为能力,就要看是否违背女方意愿。这就要看,鲍毓明当时是否有强迫。强迫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使用暴力,另一种就是胁迫,是心理层面的强迫。

当然,鲍当时是以“收养”的名义开始的,我们国家还有一个司法政策文件,接近司法解释的性质,里面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女性负有特殊职责的人员,利用其优势地位或者被害人孤立无援的境地,迫使未成年被害人就范,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以强奸罪定罪处罚。”这就要看鲍对李星星是否有这种“特殊职责”,还是如他自己所说的是在“谈恋爱”。这个也需要结合各种证据来综合判断。


四、女权社会运动、公益志愿行动视角
李星星之前向很多社工、志愿者和公益人士求助过,这些人都对她提供了很多帮助,包括建议她心理治疗等。后来在一些志愿者团队的帮助下,通过媒体曝光,形成了巨大舆论,引起了官方重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已派出督导组督导该案的办理工作,从这个角度,这个行动取得了很大成效。当然,后来的这些支持者,也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同媒体的沟通和对媒体角色的期待上。

此外,最近李星星还委托了很专业的律师来帮助维权。郭建梅和吕孝权都是一个很有名的公益律师,他们的团队叫千千律师事务所,已经做了十几年的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工作,不仅个案援助,还做政策和法律倡导。他们最近发了文章,把目前案件的进展,相关问题的法律规定,对案情的判断和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观点等,梳理得很全面。既涉及个案问题,也希望推动社会认知和制度的改善,这是很好的做法。


沈旭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陕西光合行动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人,银杏伙伴,长期介入与青少年相关的暴力事件。


她从施暴者和受害人的心理角度分析了事件。


一、从如何减少施暴者角度来谈

鲍某性侵未成年人,有人觉得他是恋童癖、心理变态。其实一些恋童癖、变态或有特殊癖好的人,他们可能有基因的原因,还可能是其成长过程经历了暴力创伤,可能是肢体、情感、言语、性暴力等。鲍某虽然出生在知识分子的家庭,但不代表他是被爱的、被善待的。也许他的家庭是爱他的、善待他的,但他在学校里或者其它环境下有没有被暴力虐待,被性侵,都很难说。


那些实施暴力的人内心可能有脆弱的部分,他们害怕比他强大的人,当他感到挫败时,这种气愤就会转化为对弱者的控制,令他感到自己有力量。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不被善待,没有被关爱的经历,让他们或许积压了愤怒、委屈、无助、仇恨,无处表达和宣泄。



他们用暴力的方式发泄或表达肯定是错的。


研究证明,即使是有暴力基因的人,如果在他成长过程中能正常地表达他的情绪和需要,能够被爱、被尊重,他可以成长为健康的人。他不需要用暴力方式获得掌控感,去控制别人。


有同学说,鲍某为什么不结婚,不去和成人谈恋爱?


我也会好奇他的婚恋史,我想了解,发生了什么让他没有选择和成年人谈恋爱、发生性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因此反思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我们身边的人不会成为施暴者,这是我们可以学习的。


二、如何理解受害者犹豫、反复的态度、行为

财新报道,鲍某收养李星星时,她是同意的。

如果事实如此?


让我们先来理解李星星妈妈的选择。


我们要问,李星星的生长环境如何?什么原因让她的妈妈会找鲍某。《南风窗》和《财新》报道中都未提到李星星的亲生父亲。他的父亲去了哪里?妈妈靠什么生活?妈妈有什么职业技能来养育两个孩子,她还有什么困难?除了经济状况外,家里还有什么困难,是让妈妈难以自己扛下去的,需要借助外力帮忙,她曾求助过吗?有人帮她吗?如果家庭已经处于失能状态,无力养育两个孩子,我们的社会福利制度如何介入指导呢?如果妈妈没有获得过支持,那鲍某是不是她能看到的希望呢?我们还要问,什么原因让一个女人必须结婚、生孩子?作为妈妈,需要照顾家庭,可是谁来照顾和支持她呢?如果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如何能爱护她的孩子。那让女儿跟鲍某走,是不是也是她能给她女儿的一个更好生活的选择,是她爱女儿的方式。


再来理解李星星。


如果她原先的生活环境不够好,吃穿用度有很大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她需要的家人的关爱,等等。和鲍某生活在一起,或许在物质上她不用发愁了,有了机会过更好的物质生活。就像如果没吃过蛋糕,但每每经过蛋糕店的橱窗,都很想尝一块。现在终于尝到蛋糕了,就很想一直拥有。这会不会是鲍某在最初见到李星星时,留给她的印象和向往。她可能会因此做出了和鲍某一起生活的决定。如果一个人的基本需求长期处于匮乏的状态,他会渴望得到这些东西,一个成年人都很难抵挡住诱惑,更何况未成年人。


李星星被强暴后一次次报案,又回到鲍某身边一起生活。也许,鲍某除了在性方面伤害了她之外,也给过她一些关心、照顾和温暖 ,会让她觉得留恋和犹豫?


每次报案后,她有没有受到威胁?尤其她十几岁,还没有在社会上单独生存的能力,学业也尚未完成,和鲍某划清界线实在太难。这种反复可能和她内心情感的复杂和对于自己生存危机的考虑是有关系的。


她第一次知道自己被强暴,是在网上咨询一位医生,医生告诉她的。她听到“强暴”这个词的反应是什么,她如何去猜测这个社会对她的评价,她的感受是什么?她从小成长的环境带给她的观念,她如何评价一个女人、女人的未来和归宿?社会的道德评价会不会成为她的压力。


很多复杂的原因决定着她的选择,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而言,不容易。


绝大多数人的关注点都是鲍某太过分了,李星星为什么要反复报案。我们没有从一个更大的视野去看整个社会体系,社会给了李星星父母多少机会让他们能挣到钱,养活孩子,这是制度上的缺失。我们还要关注他们的成长经历、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压力。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事情的发生,而事情发生后,我们能做什么减少这种事的发生。



实务学堂加入“儿童保护者”联署
呼吁及早给儿童好的性教育


                      往期回顾
学生:给妹妹们上性教育课 
如何在事件中建立自己的信息结构(一)
如何在事件中建立自己的信息结构(二)

实务学堂2020年秋季招生简章 
                                                                   

封面、插图源于网络
排版林楚虹
封面制图邢雨默
编辑「王台归| 邱景怡 | 王艺璇

2018年3月创立于北京昌平,
是一个面向农民工子女的全日制、
非学历职业教育公益项目。
使命和愿景是:
探索打工子弟职业发展新路径,
为好的社会培养“珍贵的普通人”。
招收16-18岁农民(工)子女
报名咨询:ouzhou1283(欧阳)
捐赠支持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